位于北京昌平区的北京京都儿童医院在国内医疗机构中是一个特殊的存在,它不仅是国内唯一一家民营三级儿童医院,同时也是全国最大的民营儿童医院。和社会认知的民营医院主要以“服务”来获得病人青睐不同,京都儿童医院提供服务的同时更加强调以“学科优势”来吸引患者,直白的说他们的竞争力体现在“治疗实力”上。
自2015年成立以来,京都儿童医院在血液肿瘤、心胸外科、风湿免疫等方面形成了明显的学科优势,尤其在血液病领域取得了许多优异的成绩。
2020年初,外院两次移植失败的鱼妹妹成功在京都进行三次移植成功出院,这种相对高难度的治疗佐证了京都儿童医院在血液类疾病方面的专长。
在京都获得重生的病例并不少见。医院成立7年来,移植病例数600余例,仅重症噬血细胞综合征移植例数就超过200例。医院血液科是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噬血细胞综合征以及全国自体脐带血移植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多中心研究协作组牵头单位,再生障碍性贫血患儿组内有18例自体脐带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患儿生存率达到100%。
2020年,大钲资本对北京京都儿童医院进行控股投资,随后将医院和此前已控股的优艾贝上海合并为优艾贝医疗集团,专注打造以妇儿为主线的综合医疗集团。
本期『创业说』采访了京都儿童医院院长孙媛。她是京都儿童医院的联合创始人,7年前从零开始创建血液科,后担任医院科研副院长、医疗副院长,并于2021年初开始担任院长。本月正值京都儿童医院成立7周年,孙媛向我们分享了京都儿童医院不同于其他民营医院的成长之路。
一、建立有学科优势的民营医院
创业说: 相较于其他民营医院,京都儿童医院的优势有哪些?
孙 媛 : 京都儿童医院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学科建设”上。从建院之初,我们就意识到,一家三级医院如果没有学科做支撑是没有生命力的,也很难形成足够的底蕴。基于这样的认知,京都儿童医院设立了涵盖儿童医疗的各个领域的专科,经过多年的积累,我们的血液科、心胸外科、综合内科成为医院的支柱学科,同时消化科、口腔科等其他学科也实现了协同发展。
当然,这个过程并不一蹴而就。为了打造学科优势,就必须在行业内有足够高的学术高度。为此,医院投入大量资源积累我们的硬实力和软实力。以血液科为例,我们需要建移植仓和实验室,医院会有专门的绿色通道去做预算,提供科室建设所需要的各种条件。
在人才吸引上,我们更是积极整合北京的顶级专家资源,给有想法、有能力、有担当的人才搭建平台,提供事业发展的空间。我要对医院的医生负责任,保证他们有较好的职业规划。我的想法是,医生在京都3年的收获应该要超过同样3年在公立大三甲医院的收获。比如,我们的主治医培养3-5年后也许就可以给公立医院的医生答疑,或者可以和公立医院的专家在同一场学术会议讲课。
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我们的流程相对简单,效率也更高,这是民营医院的优势所在。
从2015年成立至今,京都儿童医院已经成为北京昌平地区儿科诊疗的龙头,许多外地的患儿来到京都求医问诊。京都员工从40多人发展到700余名,床位增加到了300张,年门诊量超过36万,住院近8000人次,服务患者覆盖了全国各地。我们非常感谢家长们的信任。
创业说: 在发展过程中,京都儿童医院遇到了哪些挑战呢 ?
孙 媛 : 挑战当然是难免的,特别是作为民营医院。例如在科研方面,有些科研课题是不允许民营医院去申请的,又比如,一些在民营医院的专家在行业机构中的学术职务往往不如公立医院。还有就是社会舆论对民营医院和公立医院的态度也有不少差异,经常戴着“有色眼镜”看民营医院。
这些“阵痛”是绕不过去的,但相信只要我们脚踏实地地服务患者,同时专注于医院综合实力的建设,总会得到大家的认可。当然,我们也希望政府部门通过加强有效监管、补短板等措施,支持正规民营医疗机构的发展,淘汰不正规的机构,加快补齐儿科等紧缺领域的服务短板,给民营儿童医院的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二、专注血液病的儿科医生
创业说: 您是院长,但也同时是一名医生。能给我们分享一下您为什么选择做儿科医生吗?您如何看待这个职业 ?
孙 媛 : 选择做儿科医生因为单纯的喜爱孩子。我高考的第一志便愿就是哈尔滨医科大学的儿科专业,毕业后进入了哈尔滨儿童医院工作。我在工作中发现那些罹患血液病的孩子们可爱聪明,却需要忍受漫长治疗带来的痛苦,这让我对血液病产生了兴趣,希望为这些孩子减轻病痛。
后来读硕、读博期间以及北大人民医院的进修后,开始接触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当时这项研究在国内刚刚起步。
2015年,我从零开始筹建北京京都儿童医院血液肿瘤科,担任主任,后来成为主管科研的“院长”。我组建了一个团队,通过多学科配合形成完整化的体系,来帮助血液病孩子得到更好的治疗和康复。
儿科医生是一个人才短缺的职业,1995年我大学毕业时,有24个儿科专业的同学,而现在依然在儿科领域的只剩下6个人。这背后原因包括收入、发展空间等问题。儿科医生很辛苦,付出很多,但收入并不高,而且在过去十多年间,儿科在整个医疗体系中并没有受到重视,导致一些大学生不愿意报考儿科。近年来,儿科的人才短板逐渐暴露。在所有医疗领域中,儿科是人才缺口比较严重的专业之一。
当然,针对这些问题,我国出台了一些政策鼓励儿科发展,例如,允许一些内科转儿科等,但我觉得这些措施还不够,社会层面需要加快儿科专业的建设和儿科人才的培养,同时政策也要给予儿科医生更多的重视和关怀。
创业说: 儿童血液类诊疗在国内发展状况如何?京都儿童医院在该领域做了哪些工作 ?
孙 媛 : 最近5-10年,国内儿童血液病在诊治方面的发展非常迅速,部分病种的治疗结果已经达到甚至超越国际水平。但在新药研发以及国内新型靶向药物获批方面进展的还较为缓慢,和国际水平还有一定的差距。
科研方面,平台以及科研经费支持方面仍然有所局限;患者经济负担方面,虽然有国家投入,也有一些基金会支持,但仍然有许多经济困难的病患家庭无法得到帮助,许多工作有待完善。
对于儿童血液类疾病,我个人有两方面的建议:一是要加强治“未病”, 如地中海贫血症是一种出生缺陷疾病,其实提早预防,能够避免其发生,我认为这是儿童血液病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
另一个建议是,推动新型治疗技术和药物的落地应用,争取用最小的代价,最小的投入、最简单的治疗、最小的伤害,让孩子得到最好的治疗结果。例如采用对正常细胞不会造成伤害的靶向药物,通过免疫治疗替代化疗等,包括应用于各种先天遗传性疾病的基因治疗等,这些可能是更好的帮助孩子们真正健康地回归社会的治疗手段。
这也是京都儿童医院努力的方向。自2015年以来,血液科完成移植病例数600余例,仅重症噬血细胞综合征移植例数就超过200例。当然,这些都还只是起点,未来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多个优势学科建设,为我国儿科医学的发展作出更多应有的贡献。
三、疫情下的民营医院有担当
创业说: 疫情的反复,对京都儿童医院有哪些影响?
孙 媛 : 北京京都儿童医院是北京市医保定点医疗机构,同时也是北京昌平地区唯一一所民营三级儿童医院,对于疫情的反复,京都儿童医院积极展现了应有的担当。
新冠肺炎疫情刚开始时,北京市卫健委要求医保定点医院开设24小时发热门诊,接到指令后,京都儿童医院在第一时间筹建了发热门诊,并在短短数天内即投入使用。发热门诊和门诊楼、感染疾病科独立分区,保证发热病人、非发热病人就诊入口独立分开。
耗时不长,但这个筹备过程并不简单。当时我们分成不同小组,开发小程序、召集人员、采购实验室设备,大家紧密配合。我们在8天时间内建立了核酸检测实验室,并购置了方舱CT。
创业说: 疫情期间,京都儿童医院的正常运营是如何保障的 ?
孙 媛 : 虽然我们为抗疫投入了大量设备和人力资源成本,但我们都很好地应对了。实际上,听说有不少民营医院在疫情的冲击下,经营陷入困境。而京都儿童医院有很好的抗压能力,没有被疫情击垮,最大的原因就是我们建立了多个“优势学科”,这样可以维持长期且稳定的发展,支撑医院的品牌。
疫情发生后外地病人进京受到影响,而我们血液病的病人、先天性心脏病患者、风湿免疫患者95%都来自外地;同时因为居家等原因,一些普通的就医需求也受到影响。
疫情期间,我们快速调整了管理思路和运营策略。尽管外地病人进京量减少,但同时周边居民去远一些医院看病的机会也受到限制,他们更愿意选择就近来京都就诊。我们积极补充多个科室力量,开展特色服务,保证周边患者的就医需求。
例如,2020年初,疫情刚爆发的时候,新生儿患者的数量比较大,昌平地区新生儿的转诊对接成为医院工作的重中之重。只有两位医生也仍坚持24小时开诊的外科门诊,在补充医生队伍的同时逐渐成为周边患儿外伤的首要选择。
此外,我们开展的核酸检测和疫苗接种服务也打开了京都在医院周边和昌平地区的知名度,不少居民慕名而来,医院也应患者需求开展多科室的小夜门诊,延长服务时间;医院的儿童保健科、口腔科等健康管理需求不断增长。另外,针对一些儿童常见的季节性疾病高峰,例如耳鼻喉科在春秋过敏季,呼吸科和综合内科在呼吸道疾病高发的冬季轮流担纲主力,医院多个科室的综合性实力在疫情期间得到了历练和提高。